加強和改善并舉支持與保障共促 大力推進人民政協事業創新發展
作者: 來源: 發表于:2009年08月19日 文章點擊數:11753
加強和改善并舉支持與保障共促
大力推進人民政協事業創新發展
中共渠縣委員會(
人民政協工作是黨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縣委緊緊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全力支持和保障縣政協依照章程履行“三大職能”,真正做到了思想上重視、政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條件上保障,有效地提升了政協工作的地位和影響力,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高度重視,大力加強政協工作領導
一是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始終把政協工作作為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加快經濟發展、構建和諧渠縣的重要抓手,作為黨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提高執政能力的必然選擇,堅持把政協工作擺上縣委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對部門和鄉鎮的績效考核。縣委每年至少兩次專題聽取政協工作匯報,要求縣委常委出席政協全體會議,面對面聽取意見、建議和批評,對政協工作做到了專項請示必批復、重點提案必批示、專題報告必批辦。2008年,縣委主要領導批示縣政協調研、視察報告及社情民意達14件。同時,我們在縣委黨校開設了政協知識專題講座,在縣廣播電視臺、新聞網開設了“委員之聲”和“社情民意”專欄。各級各部門的政協意識不斷增強,全社會關心、支持政協工作的氛圍更加濃厚。
二是積極改善工作條件。去年安排資金150余萬元,整修了縣政協機關辦公大樓、添置辦公設備。將縣政協日常工作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并保證每年適度增長。落實專項經費,保障政協機關外出考察學習、調研視察和委員培訓的需要。我們還撥出專款為駐渠省、市政協委員和縣政協委員、各參加單位訂閱了《四川政協報》等報刊雜志。
三是不斷加強隊伍建設。縣委十分重視政協干部的培養和使用。近兩年,縣委從部門、鄉鎮選拔了6名政治堅定、能力較強的干部充實到政協各委(室),先后有8名民主黨派、無黨派委員受到重用,10名政協委員被提拔到副科級領導崗位,20名政協委員被提拔到正科級領導崗位。同時,2名政協常委、4名委員因履職不力被及時調整,從而有效地激發了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的工作激情。
二、主動協商,充分激發政協履職活力
一是主動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積極支持縣政協就涉及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人事安排、民生改善等方面的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政府組成部門正職人選,在縣委常委會通過之前,先送政協主席會協商、民主黨派征求意見。縣政協十二屆二次全體會議測評名次靠后的七個單位負責人,縣委分別給予了誡勉談話、降職或免職處理。
二是大力支持并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及時通報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鼓勵政協委員“敢言、善言、直言、真言”,充分反映意見建議和社情民意。針對政協委員進一步解決“中梗阻”問題的建議,我們強力推進“兩集中、兩到位”,行政審批一律“亮起來做”,進一步精簡了審批事項、規范了審批程序、提高了審批效率。華新水泥、龍門峽北礦、成都甜頭食品等一批大企業、大項目先后成功入駐渠縣。
三是充分發揮好政協參政議政作用。全縣重點工作和重點工程,縣委都安排了政協領導參與研究,并承擔指揮協調、管理督查等任務。近年來,縣委先后委派政協主席會成員參與“三農”工作、片區協調、園區建設、城市拓展、環境治理和民營經濟等重點工作,有效地推動了全局工作。去年奧運會前夕,縣委委派一名政協副主席率隊赴京協助維穩,確保了我縣奧運期間“零進京”。
三、提供保障,切實推進政協創新發展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保障。縣委中心學習組認真組織學習十七大報告有關政協工作的論述,中央、省委、市委《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并結合渠縣實際,及時研究制發了《關于支持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意見》,為我縣政協工作正常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著力拓寬履職途徑。充分發揮政協“智囊團”、“人才庫”的作用,支持政協委員視察重點工程建設項目;舉辦政協主席約談會,助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支持縣政協向20個政府部門和司法機關委派民主監督員,幫助提高部門執法水平;支持政協開展民主評議,縣政協全委會測評政府組成部門和窗口行業單位,履職形式更加靈活、履職成效日益提高。
三是全力轉化調研成果。近年來,我們先后將6件政協建議案寫入縣委、縣政府文件。針對縣政協調研“新農合”制度運行中存在問題提出的對策建議,我們在全縣推行“報帳直通車”、“五天辦結制”,既解決了“看病難”,又解決了“報帳難”。針對縣政協視察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提出的意見,縣委領導專門批示,分管領導牽頭督辦,相關部門認真落實,確保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順利推進、取得實效。
我們在加強和改善對政協工作的領導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上級的要求和群眾的期待還有一定差距。我們將認真貫徹這次會議精神,學習借鑒兄弟縣(市、區)的寶貴經驗,全力支持和保障政協履職盡責,為實現渠縣“四大奮斗目標”、把達州建成秦巴地區經濟文化強市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