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助推森林“四庫”建設的建議
作者: 來源: 發表于:2025年04月23日 文章點擊數:6539
提案號:市政協五屆四次會議304號
提案者:農工黨達州市委會
主辦單位:市林業局
提案內容:
在市五屆七次全會提出加快推進秦巴森林“四庫”建設,到2030年,建成涵養水源20億立方米的“秦巴森林水庫”、年產林糧50萬噸的“秦巴森林糧庫”、年產值突破150億元的“秦巴森林錢庫”、碳儲量5000萬噸的“秦巴森林碳庫”。而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是提高森林整體效益和助推“四庫”建設的有效辦法。但現我市在發展林下經濟還存在認識不夠、潛力挖掘不足、發展林下經濟的機制不健全、缺乏信息和技術的有效指導等問題。因此,為精準助力丘陵山區城鄉融合發展,我市應把林下經濟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促進其向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和高效化發展。為此建議:
一、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把發展林下經濟納入農業開發、產業結構調整、畜禽養殖、科技推廣、生態建設、水土保持等項目資金支持范圍,發揮資金的導向作用,逐步建立政府引導,農民、企業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特別是要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提高生態公益林自我補償能力的措施加以扶持。發改、農業農村等部門要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重點扶持林下經濟示范基地、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通過以獎代補、無償提供技術、種苗等方式支持林下經濟發展。財政、金融部門要主動創新金融產品,簡化貸款程序,開展林權抵押貸款、農民小額信用貸款、貼息扶持等業務,加大對有潛力的林下經濟的信貸投入。交通部門要積極爭取自然村道路硬化指標與補助資金,加快解決偏僻山村交通基礎設施薄弱的瓶頸問題。
二、建設林下經濟示范基地。通過技術和資金扶助,加快建立一批各具地方特色,規模大、效益好、帶動力強,讓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的林下經濟高效典型示范基地,積極營造企業帶大戶,大戶帶小戶,千家萬戶共同參與的發展局面。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發展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協會,提供技術、種苗、信息、市場等服務,實現規模經營,提高林下經濟的組織化程度和抗風險能力。
三、開展林下經濟科技服務。加大科技扶持力度,積極搭建企業、農民與高校、科研院所、技術推廣單位之間的合作平臺,推進科技協作,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林下產業開發機制,加強林下經濟項目、技術及優良品種的研究開發。積極引進和推廣適宜林間種植、養殖的新品種、新技術,加大對農村鄉土實用人才培養,提升林下種植的技術水平,提高林下產品的質量和效益。
四、打造林下經濟產品品牌。一是強化林下經濟產品標準化建設,促使其通過相關認證,直接進入超市銷售。二是做好林下產品產地認證,打造一批名牌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三是建立林下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降低流通成本,促進貿易便利化。四是加大對特色林下經濟產品的宣傳,并開發成旅游商品。
五、拓展林下經濟發展模式。一是與調整森林結構相結合,通過科學選擇林下經濟物種,調整樹種比例,改善林分結構,提高森林整體效益,如采取在林緣、林蔭及林中空地培植苗木花卉等林苗模式。二是與生態建設相結合,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提高生態公益林的自我補償能力的有效辦法,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生物措施。三是與退耕還林相結合。我市坡耕地拋荒現象較為嚴重,應結合當地特色優勢產業,科學選擇退耕還林樹種,如開展林-茶、林-苗種植等。四是與發展生物產業相結合,利用林下經濟植物的功能成分,大力發展醫藥、營養、保健、美容、日用和家居等生物產業。五是要與大巴山旅游相結合,合理利用森林景觀,建立各級森林公園,開展“森林人家”、農家樂等旅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