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快實施“產業數字化”推動達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作者: 來源: 發表于:2025年04月23日 文章點擊數:6424
提案號:市政協五屆四次會議398號
提案者:民建達州市委會
主辦單位:市數據局
提案內容: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城市大腦”建成使用,“數字產業園”加快建設,“數字達州”呈現出快速發展、成績豐碩的昂然景象。2022年堅持大抓工業、重抓制造業,統籌各級產業資金6.6億元,撬動金融資本10億元,引導社會投入50億元,目前我市數字經濟規模已占全市GDP比重29%左右,為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戰略支點,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促進經濟增長,貢獻了數字經濟力量。但按照《達州市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要求,實現2025年的目標還有諸多困難;從《四川省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2)》21個市(州)數字經濟支撐核心產業能力梯隊統計數據看,處于第三梯隊的達州與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的差距還較大;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缺乏自身主動挖掘數據的意識、缺乏數字化轉型和創新需要大量的基礎建設投資、缺乏合適可靠的數字化轉型服務供應商等困境還很突出;數字核心技術支撐產業能力較弱、數字化賦能制造業協作程度不高、數字技術人才供給產業發展不足等問題還需盡快解決。為此建議:
一、加強數字化設施建設,夯實制造業轉型升級基礎。數字基礎設施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柱石。要加大對企業數字基礎技術和前沿技術的引進吸收支持力度,保證企業有充足的資金進行研發,提高企業數字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要積極推動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平臺的孕育和應用,為制造業的平臺化發展提供基礎,聚集行業資源,加快消費與生產、產品與服務間的業務流通,培育壯大共享制造等新業態,促使數字經濟發展的紅利向全行業滲透。
二、加快制造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與實體融合發展。優化引導機制,有效提高對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認知。建立有效激勵機制,解決數字化轉型意愿低的問題。積極探索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市場機制和典型模式,培育一批優質的數字化轉型服務供應商,開發易復制、易推廣的小型化、輕量化、快速化、精準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和產品。
三、完善數字化產業標準,提高賦能產業鏈協作程度。加強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政府頂層設計,進一步細化具體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規劃,加快區域性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制造業數字化應用體系標準構建。完善數字化產業標準體系,積極鼓勵支持第三方機構持續完善數字化產業標準體系,協同推進技術標準、接口標準統一進程。保障信息數據庫的安全性,對信息的采集、處理、分析等環節進行監控,防止數據泄露等事件的發生。
四、培育數字化技術人才,激發制造業人力資源能量。積極引導和激勵制造業勞動者提升數字技能,支持實施數字化轉型成功的制造企業和平臺企業開發、開放數字技術學習資源。強化產學研合作,加強四川文理學院、達州職業技術學院等科研院所培養復合型、創新型、應用型數字人才。加強制造企業人員的“二次培養”和數字化轉型培訓,積極引進、留用優秀人才,支持和鼓勵人才的技術研發、創新、升級和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