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祥:感悟影像的魅力
作者:孫林東 來源: 發表于:2020年12月21日 文章點擊數:17225
人物簡介:唐朝祥,市政協委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達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通川區攝影家協會主席、達州和祥婚紗影樓總經理。
“唐主席人品真好!今天的晚霞真是太美了!”隨著一群攝影人在驚喜中贊嘆與調侃,一張張風光大片在“咔咔咔”此起彼伏的快門聲中定格。唐朝祥帶領通川區攝影家協會會員在通川區金石梯田攝影采風。
唐朝祥也記不清組織過多少次這樣的采風活動了。攝影是他的愛好、他的追求、他的事業和他的樂趣,策劃和組織攝影活動也是他的特長和日常。
攝影之路:拿上相機就從未放下
唐朝祥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是家里的老幺,在十五六歲時就開始打零工掙錢。他挑過磚、拉過板車,當過炊事員……他將收入補貼家用后,把節約出來的錢添置筆墨紙硯,臨摹名人字畫。逢年過節,他還拿著自己的字畫到人民公園去賣。正因為良好的美術功底,對構圖和色彩的熟練把握,唐朝祥被特招到當時達縣市勞動服務公司下屬的一家照相館上班,成為一名美工,專職照相。也從那時開始,他就與攝影結下了不解之緣。40多年來,唐朝祥使用過的數十臺照相機,足以開個小型相機博物館。
在傳統暗房沖印照片:顯影、停影、定影、水洗,每個步驟唐朝祥都十分認真。每次照相館組織人員外出學習時,他一定是最用心最刻苦的那個。唐朝祥的攝影技術突飛猛進,他在照相館也成了“頂梁柱”。工作兩年后,唐朝祥被任命為門市主任,這時他還不到十八歲。在他管理下的照相館業務量猛增,唐朝祥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國營單位給人照相是一份讓人羨慕的工作。但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所鐘愛的事業,1986年,唐朝祥辭去工作,開辦了達城第一家引進數碼照相的私人相館。憑著過硬的攝影技術和對市場的準確定位,1989年,他建立了和祥婚紗影樓,給人以全新的視覺體驗,一度引領達州婚紗攝影市場。“對照片品質和沖印過程要求十分嚴格、甚至苛刻。”這是影樓門市工作人員唐璦對唐朝祥的評價。正是這份嚴謹與執著,讓這家影樓一直屹立達城,目前也是各種大型會議照、合影照、證件照指定攝影合作單位。
攝影成就:斬獲攝影大獎無數
攝影師安塞爾·亞當斯說:“我們不止是用相機拍照,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是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和愛過的人。”唐朝祥正是這樣一個用心攝影的人,他要用光影表現人和事物的靈魂,賦予作品豐富的內涵。
唐朝祥的攝影作品《吻》入選四川省攝影家協會“柯達杯”96婚紗攝影展,是他獲得的第一個攝影獎項,也是他從商業攝影到探索藝術的轉折。此后,他的攝影作品獲獎源源不斷,獲獎證書堆了一大屋。
2017年,唐朝祥組織通川區攝協會員參加第三屆中國鳳凰民俗攝影雙年展,提交攝影作品150幅,獲獎6幅,其中唐朝祥就包攬4幅。此外,他的攝影作品《牧歸》獲得日本國際山梨文化優秀獎,《古鎮斜陽》入選中國文化部、中國群眾文化學會舉辦的全國群眾書畫攝影大展,《銀耳之鄉》入選中國攝影家協會“新農村建設紀實攝影工程”……《中國攝影報》等媒體不但刊載了唐朝祥的攝影作品,還刊發了他的攝影理論文章。盡管如此,唐朝祥仍然謙遜地說:“攝影一直在路上。”
不僅僅是斬獲各種攝影大獎,更重要是攝影圈對唐朝祥的肯定和贊譽。唐朝祥最擅長的是人像攝影和風光攝影。每次攝影采風唐朝祥的作品總是獨樹一幟,讓人耳目一新。因此,攝影圈稱他為“人像王”。在談到有什么“秘訣”時,唐朝祥說,一張照片背后是攝影師的人生歷練、對生活的思考和對人物性格的把握,把人物和場景當著一種構成要素,去表達對現實的看法和觀點。
攝影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展現家鄉美
在達州城市、鄉村和山山水水,活躍著一群耀眼紅色會服的攝影人——通川區攝影家協會會員。鳳凰山的云海、金石梯田的晚霞、豐收的田野、忙碌的工廠,一幅幅具有濃郁鄉情的照片,是每個達州人心底最溫情的記憶和最刻骨銘心的鄉愁。他們用鏡頭從不同視覺、不同角度、不同題材反映家鄉風貌。
“唐朝祥團結和帶領眾多攝影人拍下了不計其數的家鄉美圖,為宣傳達州、宣傳通川作出了突出貢獻!”通川區文聯主席梁喬如是說。
作為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通川區攝影家協會主席,唐朝祥始終以攝影為載體,積極參與策劃、組織和實施市、區重要攝影活動,尤其是在國家和地方一些重大活動時間節點,提前就攝影工作進行預判和謀劃,唱響時代主旋律、傳播社會正能量。在全市各類大型會議、晚會及活動現場,那個挎著相機、拿著耳麥永遠忙碌在臺前幕后的身影便是他。
新冠疫情發生后,唐朝祥于大年初四就組織攝影志愿者17人,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有序地用鏡頭為抗疫一線勇士們加油助力,留下了大量珍貴的照片。從醫護人員出征到凱旋,從小區管控到復工復產,共拍攝照片2萬余張,其中,1200多幅制作美篇15期,100多幅被各級媒體、網站采用。唐朝祥反映醫護人員的照片《小憩》還被四川檔案館收藏。有網友留言:“你們是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到了前線抗疫實況,也增添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
唐朝祥帶領通川區攝協開展活動的內容十分豐富。以2019年為例,共組織主題攝影采風創作、“兩會”宣傳、專題攝影講座、攝影作品分析等活動35次,會員參與400余人次。為組織協會活動,他多方籌措資金,有時候甚至自掏腰包,累計為市、區攝協開展活動贊助資金3萬余元,贏得了攝影同仁的欽佩和敬仰。
攝影活動也提升了本地整體攝影水平,特別是發現和帶動了一大批攝影新人,培養了梯隊攝影人才。唐朝祥說:“通過組織經常性攝影采風創作活動,為大家學習、交流和提高攝影水平提供平臺。”
委員履職:用鏡頭“發聲”促發展
唐朝祥擔任了達州市、通川區政協委員。他注重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升參政議政素質,始終把為民履職扛在肩上。
有的居民小區消防通道被堵塞,一直為唐朝祥所揪心。一方面,他用鏡頭記錄下因消防通道堵塞影響消防救援觸目驚心的畫面;另一方面,他就疏通消防通道提出提案。他提出了加加大交通巡邏管理力度,對違法停放車輛實施拖移,全面推廣違法停車自動抓拍設備,建立小型消防站等建議,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采納和落實。攝影人對城市景觀建設有著獨特的視角和見解。達城快速通道的建設,方便了交通,提升了城市品位,但在如何與周邊環境協調上,唐朝祥通過提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強調,要規劃好夜景燈光,融入本地文化元素。近年來,他還圍繞江陵古鎮打造、智能交通管理、文化設施建設和文藝事業發展等方面,通過多種履職渠道積極建言獻策。
唐朝祥從2014年以來,兼任了達州市政協書畫攝影研究院副秘書長,具體承擔了攝影小組相關組織和協調工作。近年來,他參與組織了內蒙古、新疆等地攝影采風交流活動,對提交市政協書畫攝影作品展的攝影作品,從政治性和藝術性入手,嚴把質量關,確保了高水平舉辦展覽。在他和研究員的共同努力下,市政協書畫攝影研究院攝影作品多次在國際、國家、省級攝影賽事中入選并屢屢獲獎。
在市政協開展“企業幫村、委員幫戶”活動以來,他積極響應,深入貧困村、貧困戶實地走訪,幫助規劃產業發展,為農產品銷售牽線搭橋。他組織攝協會員開展了“攝影進萬家溫暖全家福”活動,深入偏遠山村為村民免費拍攝全家福并免費沖洗裝裱。他還與宣漢縣天寶鄉香樓村貧困戶結對子,為其贈送米、油等慰問品,以自己綿薄之力盡幫扶之責。
感悟影像的魅力,唐朝祥周身充滿著無窮的力量。在我發稿前向他索取攝影作品刊載時,他又在忙碌著組織下一個攝影展。愿他的攝影藝術越來越美,在攝影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